close
一九九七年首演,隔年就囊括百老匯「東尼獎」等各大獎項的「獅子王」音樂劇, 作品劇照甚至被美國「世界劇場」教科書拿來當封面。

全劇叫好叫座的地步,實屬劇場界難得一見的創作。 

十年後,「獅子王」終於來到台北小巨蛋演出。

 為了儘量達到標準劇院的演出效果,原本可以容納一萬二千人以上的場地,

 邀請單位體貼的只設了不到一半的座位數,更耗費鉅資搭設專業的燈光音響設備。

 然而,到過現場的觀眾應該都會發現,除非是購買最貴的6600元一樓票券,

 否則大多數人都得透過現場大螢幕轉播,才能看清台上的演出狀況。
 

從最多觀眾的三樓所能看得的螢幕大小,以及聽得到的聲音效果就更差了。

 邀請和演出單位在開演之前,應該都已經評估過這些風險,也做了最大努力來改善觀賞效果。

 但是,劇場與電視、電影最大的不同點是,舞台表演的即時性與現場感染力,巨蛋內的觀眾卻很難感受到。

 能夠引進這樣一個花費上億的演出,實屬難得。

相信大家不會太過苛責現場效果不佳的遺憾     然而,這樣的欣賞經驗勢必影響觀眾,再次走進巨蛋欣賞戲劇演出的意願。

 此時,我們不得不問,台灣需要多大的劇院才是恰當的選擇。 興建中的「台中歌劇院」和高雄「衛武營藝文中心」,

主舞台觀眾席都超過二千人座, 觀眾在那兒欣賞「獅子王」,應該會有相當舒服的感受。 

但是,獅子王只有一隻,平常會有那些節目可以讓現場湧進那麼多觀眾呢? 

雖然,我們真的很想問決策者,決定要讓這些劇院擁有二千人座的考量基礎在哪裡? 

但是,等劇院硬體蓋好之後,緊接著要面對的問題是:劇院本身是否已經有營運團隊, 

在思索如何策展節目,以及一步一步培養觀眾? 

「獅子王」導演茱莉亞˙泰摩熱愛東方劇場與文化,她甚至在印尼待了二年去學習雕刻。

 這些經驗讓她在音樂劇當中,透過那些巧妙的面具和戲偶,轉化出濃濃的戲劇感。

 事實上,泰摩導過的舞台劇、音樂劇、歌劇,都很強調面具和戲偶效果,這正是她所有作品的正字標記。 

導演如何學習、如何創作,如何發展出這齣有趣的戲,應該是台灣許多文化創意產業工作者、 青年學生甚至是兒童,

都會有興趣知道的熱鬧與門道。 主辦單位如果能在邀請明星代言宣傳之外,

也安排一些電視專輯或提供相關資料光碟,應該既可教育觀眾, 又對催票效果不無小補。

 「天下雜誌」上個月專訪「太陽劇團」CEO,問到劇團如何有辦法一年賣一千萬張票的時候, 

他回答說:我們百分之八十的收入,都拿來創新跟改進作品。

作品好,就會賣得更好, 我們就會賺更多錢。然後,作品又可以越做越好。

但是,最關鍵的地方在於:「我們在乎觀眾的感受」。 「獅子王」走了,該興奮的已經興奮過了,該失望的也已經失望了。 

劇場經營者、創作者、行政工作者、甚至是公部門的決策者們,應該都要把「在乎觀眾的感受」放在心裡才是。 

(本文作者為國際劇評人協會IATC台灣分會理事長) 
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我實在好贊同 作者的評論!!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helleyf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